亞洲抗衰老及轉化醫學研究院(AAAR)

李嶠

  • 密西根大學研究教授
  • 武漢大學客座教授
  • 中山大學客座教授
  •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客座教授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編委
  • Frontiers In Immunology編委
-

李嶠教授長期從事腫瘤免疫學和免疫治療方面的臨床應用、教學和科研工作。利用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免疫T, B淋巴細胞作為細胞藥物治療腫瘤,用於黑色素瘤和腎癌病人的臨床治療,取得了明顯療效。近年來,在世界上首創靶向ALDHhigh腫瘤幹細胞的DC疫苗,聯合PD-L1抗體,用於鱗狀細胞癌和黑色素瘤的治療,明顯抑制腫瘤生長,減少腫瘤轉移,延長生存期,取得良好療效。

2001年以來, 李嶠作為專案負責人或科研骨幹主持/參與多個科研課題。他獨立主持或共同主持過多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美國工業公司、以及基金會資助的科研專案, 獲課題資助共計400多萬美元。

2012年4月2日,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為李嶠教授的一項開拓性科研成果“Cancer stem cell vaccine in development shows antitumor effect” (“腫瘤幹細胞疫苗具有抗腫瘤作用”) 發佈新聞稿,向全球宣佈這是免疫治療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可以利用腫瘤幹細胞抗源製備疫苗,從而增強抗體和T細胞選擇性靶向腫瘤幹細胞的潛能。

2013年2月1日,李嶠教授的另一項科研成果“Anticancer vaccine suppresses tumors” 被紐約《發現》雜誌評為2012年最好的100個科學故事, 排名第54,僅次於中國女太空人劉洋。

在中國,免疫療法作為治療腫瘤的一種新方法,為癌症患者開闢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抗腫瘤幹細胞疫苗的研究和成果轉化有可能在中國產生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造福廣大癌症患者。李嶠教授實驗室開發的靶向腫瘤幹細胞疫苗是當前腫瘤研究領域的國際熱點,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在傳統治療的基礎上,腫瘤幹細胞與腫瘤疫苗的研究正成為減少癌症復發、延長患者生 命的新希望。它們猶如冉冉升起的新星,為抗癌之路照亮了新的方向"

李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