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河套公共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統及公共資訊服務平臺正式發佈上線,助力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打造彙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臺。
河套公共ERP系統
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香港城市大學物質科學研究院(福田)院長陳福榮對河套發展署與深圳海關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謝,強調香港依託祖國、面向國際,河套深圳園區的科研機構存在大量高端科學儀器和產品跨境運輸需求,希望加強深港協同,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
香港城市大學物質科學研究院(福田)院長陳福榮
河套發展署副署長餘傑表示,河套公共ERP系統及公共資訊服務平臺的發佈,是河套深圳園區邁向國際化、數位化、智慧化管理的關鍵一步,也是落實《海關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若干措施》的積極實踐。
河套發展署副署長餘傑
河套公共ERP系統
2024年9月,海關總署印發《海關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若干措施》,提出支援科研機構與企業的企業資源計畫(ERP)等資訊化管理系統與海關聯網對接,海關採取與ERP系統相適應的資訊化管理方式開展監管工作。
河套公共ERP系統依託政務雲,在保障資訊安全的前提下,整合財務、人力資源、供應鏈、生產製造和審批等多個關鍵環節,搭載流程、專案、倉儲、進銷存、報關管理等五大功能,供園區科研機構、企業免費申請使用,以數位化手段賦能智慧園區建設。
下一步,通過聯網對接海關管理平臺,該系統可滿足企業機構科研物資便捷進出境等業務需求,提高運營管理效率。海關也將實現“多手段、少手續”的隱形監管和“低干預、高效能”的精准監管。
目前,河套公共ERP系統已與福田保稅區行政通道管理系統資料互通,中煤科工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率先試用,將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也為海關制定更加便利的監管政策提供資料與案例支撐。
中煤科工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經理陳松在採訪中表示,該系統顯著簡化了科研設備進出關流程,大幅提高物流通行效率,極大助力河套具身智慧型機器人中試平臺建設。
中煤科工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陳松
河套公共資訊服務平臺
河套公共資訊服務平臺涵蓋河套公共ERP、行政通道管理、跨境巴士預約和一號通道小汽車管理等四大系統,入口集成於“i河套”微信小程式,連結移動端與PC端,共同組成河套智慧園區服務矩陣。
河套公共資訊服務平臺應用場景
《河套深圳園區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運轉高效的通關查驗模式創新。深圳園區監管模式運作成熟,與香港園區基本實現要素流動暢通、創新鏈條融通、人員交流順通。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時的重要講話中提出,檢驗合作區開發建設的成效,要看在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上,有沒有實實在在的舉措和成果;要看在發揮“兩制”之利、推進兩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上,有沒有創造新的制度性成果;要看在以琴澳一體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上,有沒有發揮先行先試的作用。廣東、珠海、澳門都是合作區建設的貢獻者和受益者,都要朝著這個目標共同努力。
河套公共ERP的正式上線和投入使用,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高品質、高標準、高水準推進河套深圳園區建設的重要舉措。河套深圳園區將錨定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發展定位,持續完善全方位科研服務,促進創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
亞洲抗衰老及轉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王雪萊視頻致賀電,祝賀河套公共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統及公共資訊服務平臺正式發佈上線。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說到:“就我們研究院來說,未來深港跨境流動的物資可能主要集中在設施、設備、試劑、耗材等方面。確保這些物資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高效跨境流動,對於研究院的科研與臨床發展意義重大。”
亞洲抗衰老及轉化醫學院是立足於轉化醫學,回應“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號召,首批落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科研轉化平臺。“河套深港合作區內,科技創新要素競相迸發,通過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將人、財、物等重要科研要素實現安全、高效、自由、便捷地跨境流動,跨越深圳河,引領了大灣區的科技創新。”王雪萊也表示,研究院十分關注河套公共 ERP 系統的實際搭建使用、以及日後的運營維護等問題,“我認為,尤為重要的是個人資訊,資料以及企業資訊的安全。”
亞洲抗衰老及轉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王雪萊視頻致賀電
來源|河套發展署、河套深圳園區、AAAR
AAAR整合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