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由光明區人民政府指導,深上協·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專業委員會、深上協·香蜜湖上市公司CVC創新服務中心、深交所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主辦,衛光生物承辦,國信證券、寧波銀行深圳分行支持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與融合」深上協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專業委員會2024年產融薈活動在衛光生命科學園區成功舉辦。 20餘家深圳轄區生醫產業的境內及境外上市公司、10餘家創新企業、10餘家CVC機構與創投機構的領導、專家,合計80餘人參加。
連結各方資源,推動生醫產業創新與融合
光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姚高科開場致辭,介紹了光明區最新產業支持政策,描繪了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目標,表達了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專業服務機構等市場各方合力推動生醫產業發展的期待。
分享前沿探索,生醫科學家解讀創新藥、小分子藥等技術前瞻與應用
活動邀請了南方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全國重大人才化學化工專委會主任、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院長張緒穆教授為大家作「發展生醫產業新質生產力—高效手性催化技術在小分子仿製藥及創新藥等醫藥產業中的應用」主旨分享。張教授分析了中國小分子藥物產業現況、綠色手性技術在學名藥開發的應用等內容。他表示,集採帶來的藥品價格調整將推動藥廠轉向以技術導向為核心,科技是生醫企業最重要且主要的出路之一,同時,高技術含量的原料藥產業也將是中國醫藥新製造的核心發力點之一。
共建產業生態,專委會進一步拓展“朋友圈”
深上協副秘書長趙科鵬宣布了專委會最新成員單位名單。值得一提的是,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專委會新納入了海王英特龍、君聖泰醫藥、晶泰科技3家境外上市(擬上市)公司作為觀察員單位,進一步擴大了成員單位覆蓋面,凝聚產業力量,推動生醫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探討未來方向,產業引領者與研發先行者共話科技成果轉換之路
國信證券投資銀行醫療健康業務總部總經理李天宇主持圓桌對話。華大基因總經理趙立見,華潤三九創新藥研究院院長王勇,衛光生物總經理郭採平,康泰生物副總經理、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甘建輝,深圳醫學科學院院長助理龐宇軒,河套深港科技創新轉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王雪萊,深交所科交中心市場發展部總監於彬7位嘉賓,圍繞大灣區(深圳)生物醫藥產業結構、產業痛點、技術轉化與應用、市場競爭環境、未來發展方向等展開探討。
在圓桌對話中,7位圓桌嘉賓對生物醫藥產業提出了寶貴的發展建議,包括優化頂層設計、加大研發投入、完善政策法規、建立轉化平台和臨床基地、促進產學研醫融合等。河套深港科技創新轉化醫學研究院王雪萊院長就在大灣區、河套深港合作區建立轉化醫學研究平台和促進深港在轉化醫學領域各自發揮學術科研和臨床轉化優勢資源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倡導在大灣區,尤其在深圳區域建立研髮型綜合醫院和在綜合及專科醫院建立研髮型科室的創舉,從而促進轉化醫學的發展。嘉賓們對大灣區(深圳)生物醫藥產業的未來前景表達了美好期盼,希望加強資源融合以驅動產業創新與科技發展。
展示創新項目,架起產融對接新橋樑
在創新企業展示環節,賽崧生物、美琉生物、艾迪貝克三家企業現場展示了最新研發成果、發展路徑、核心技術、產品優勢及市場策略,並與現場的CVC機構、創投機構、上市公司產業專家們展開了熱烈交流。賽崧生物醫藥(CytoSol Biopharma)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轉化醫學研究院/亞洲抗衰老及轉化醫學研究中心旗下的生物科技創新企業,開發細胞藥物用於治療缺血性心臟病所致心衰。心臟衰竭 (Heart Failure, HF)是一切心血管疾病的終末轉歸, 影響全球至少 2600萬人口,其5年存活率僅50%,生存品質(QOL)嚴重受損。中國是全球心臟衰竭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2021年全國心臟衰竭患者人數約1,205-1,260萬人(統計局),佔全球心臟衰竭患者的一半。針對終末心衰竭,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為心臟移植,但捐贈者嚴重不足。針對此族群及整體規模超過5000億元的市場,賽崧生物醫藥致力於打造可量產的攻克心衰的細胞藥。
賽崧生物COO魏志璋作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