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資訊

領乘深港巴士首發,科創走廊脈動啟新程

發表於

640

獲批11家科研機構代表與領導合影留戀

8月5日,作為國務院《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發佈一周年的重要里程碑,河套首班深港跨境巴士正式發往香港。這一舉措不僅是省市政府、深圳海關和深圳邊檢總站協同落實《河套規劃》的重要成果,更是回應二十屆三中全會“推進通關監管創新”的全新起點。

640 1

河套深港跨境巴士

河套深港跨境巴士的開通,極大地方便了科研人員的跨境往來,激發了深港創新要素的流通活力,增強了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顯示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獨特優勢。

亞洲抗衰老及轉化醫學研究院(AAAR)是總部位於香港,由國際知名生物醫學科學家及專業人士發起,以抗衰老和老年醫學為核心主題的學術機構和轉化醫學研發平臺。我們的宗旨是全力消除衰老所致疾病與貧困,推動抗衰老產學研專業發展,實現健康老齡化的戰略目標。

640 2

河套深港跨境巴士首班乘客,香港科學園高管團隊帶領亞洲抗衰老及轉化醫學研究院團隊成為跨境巴士首批乘客

充分調研,瞭解需求

河套發展署、福田區及深圳海關積極走訪河套深圳園區內的重點科研企業機構,認真聽取科研人員的意見與建議。截至7月底,河套發展署已匯總收集在河套深圳園區從事科研、具有高頻跨境通行需求的人員2000多人,預計人數還將持續增加。

下放審批,提升效率


2024年6月,經省政府批復,省公安廳將“一號通道”小汽車入出境審批事權下放深圳。今天,亞洲抗衰老及轉化醫學研究院與香港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香港理工大學深圳技術創新研究院(福田)等省事權下放後首批11家科研機構的11輛小汽車,拿到了市公安交警局發放的通行批文卡。

640 3

首批獲得通行批文卡的小汽車。

提升體驗,便捷通行

針對園區科研人員需求,優化河套深港跨境巴士專線通關環節,河套發展署、福田區會同深圳海關、深圳邊檢總站等單位,結合通關時段、乘客數量、車輛類型等特點,完善現場指引標識,優化通關流線設置,確保科研人員便捷直達。有了河套深港跨境巴士直通服務,預計科研人員從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到香港科學園“點對點”通勤時長壓縮至35分鐘左右,整體通勤效率提升30%。

640 4

河套深港跨境巴士首班乘客

亞洲抗衰老及轉化醫學研究院(深圳)專案負責人兼執行院長王雪萊分享:“每週我們都會從香港、深圳來回多次,有了‘一號通道’,科研人員可以更加方便地跨境通行。一杯咖啡的時間,我們就已經完成了通關和交通,這對我們今後兼顧科研工作與家庭生活都是非常有幫助、有意義的。”


下一步,河套發展署將結合科研人員的需要,推出更多班次的跨境巴士專線服務。

未來,河套深圳園區將持續優化完善深港跨境便利通行服務,進一步提升通關體驗,充分發揮深港協同的橋樑作用,助力科研人員跨境便捷流動。我們堅信,這一創新舉措將為深港科技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區域經濟的高品質發展,共同書寫深港合作的新篇章,攜手迎接河套更美好的未來!